對于復發(fā)性鼻咽癌,采用調強放射治療(IMRT)進行再照射仍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然而,其療效仍不盡人意,且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較為顯著,這凸顯了需要更先進的治療策略來提高生存率并降低毒性。
2025 年 11 月 14 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陳明遠教授、華貽軍教授及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yī)院游瑞副教授等,在 Cell 子刊 Med 上發(fā)表了題為:TQB2450 plus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in recurrent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n open-label, single-arm, phase II trial 的研究論文,該論文還被選為當期封面論文。
這項 2 期臨床試驗顯示,TQB2450(正大天晴開發(fā)的抗 PD-L1 全人源化單克隆抗體)聯(lián)合調強放射治療(IMRT) 顯示出對復發(fā)性鼻咽癌的良好療效,且免疫相關毒性可控。
該研究還表明,連續(xù)監(jiān)測血漿 EB 病毒 DNA 可能成為預測這種聯(lián)合療法治療效果的有用工具。綜合基因組和空間轉錄組學分析表明,TCR 庫譜特征、空間免疫環(huán)境和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MIF)表達可作為生物標志物,以識別最有可能從這種聯(lián)合治療方案中獲益的患者。


TQB2450 是一種很有前景的靶向 PD-L1 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但其在鼻咽癌中的治療作用尚不明確。該研究證明,TQB2450 與放療聯(lián)合使用可實現(xiàn)高應答率并延長生存期。封面圖片描繪了一個花園形狀的頭部,鼻咽部的雜草正在被兩位園丁修剪,象征著放療和 TQB2450 共同作用以消除復發(fā)性惡性腫瘤。
TQB2450 是由正大天晴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開發(fā)的治療用生物制品 1 類創(chuàng)新藥物,屬于抗 PD-L1 全人源化單克隆抗體。
在這項單臂 2 期臨床試驗中,25 名無法手術的復發(fā)性鼻咽癌(rNPC)患者接受了調強放射治療(IMRT)聯(lián)合 TQB2450 治療,TQB2450 每 3 周靜脈給藥 1200 毫克,中位治療周期為 17 個療程。主要終點是放療結束后 3 個月的客觀緩解率(ORR),關鍵次要終點包括無進展生存期(PFS)和安全性。該研究還進行了整合的基因組和空間轉錄組學分析,以表征從這種聯(lián)合治療中獲益的患者群體。
結果顯示,該臨床試驗的客觀緩解率(ORR)為 72.0%,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 29.60 個月。其中 10 名患者(40.0%)出現(xiàn)治療相關 3 級及以上不良事件,其中最常見的為鼻咽壞死(32.0%)。連續(xù)血漿循環(huán)中 EB 病毒 DNA 檢測可預測 PFS 結局。血液中基線 T 細胞受體(TCR)多樣性較低與 PFS 改善相關??臻g轉錄組學分析表明,腫瘤中免疫浸潤低和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MIF)表達升高與治療耐藥性有關。
該研究的核心發(fā)現(xiàn):
TQB2450 聯(lián)合調強放射治療(IMRT)治療復發(fā)性鼻咽癌(rNPC)有效且耐受性良好;
血液中較低的基線 TCR 多樣性與無進展生存期延長相關;
EB 病毒 DNA 水平的連續(xù)監(jiān)測可預測無進展生存期結果;
腫瘤中高表達的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MIF)以及冷腫瘤微環(huán)境與無進展生存期(PFS)較短相關。

總的來說,該研究表明,調強放射治療(IMRT)聯(lián)合 TQB2450 治療,在復發(fā)性鼻咽癌患者中顯示出良好的療效和可控的安全性。測定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MIF)水平、腫瘤微環(huán)境特征、T 細胞受體譜分析以及連續(xù)監(jiān)測 EB 病毒 DNA,可以識別出能從這種治療方案中獲益的患者。
論文鏈接:
https://www.cell.com/med/fulltext/S2666-6340(25)00273-9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