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yī)藥行業(yè)總是風云變幻。
2022年,輝瑞公司年收入突破千億美元,成為全球營收最多的制藥企業(yè)。然而,隨著新冠疫情迅速退潮,2023年營收下降了41%,營收排名也從第一跌到了第四。
近日,著名的激進投資機構Starboard value攜10億美元入股輝瑞,將給這家制藥巨頭帶來怎樣的改變?
千億美元大廠
1849年,Charles Pfizer和Charles Erhart在紐約創(chuàng)立了輝瑞公司,最初以生產化工產品為主。二戰(zhàn)期間,輝瑞成功量產青霉素,又推出了土霉素,正式進軍制藥行業(yè)。此后,輝瑞通過研發(fā)和并購不斷擴張,推出了如絡活喜、萬艾可等重磅藥物,并逐漸成為全球領先的制藥企業(yè)。
進入21世紀以來,輝瑞從2001年到2013年連續(xù)蟬聯(lián)全球制藥企業(yè)50強(Pharm Exec Top50)榜首,被稱為“宇宙藥廠”。
2020年,COVID-19新冠病毒席卷全球,輝瑞與BioNTech合作,迅速推出了mRNA COVID-19疫苗Comirnaty,又自主開發(fā)了新冠口服藥物Paxlovid。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
憑借這兩款新冠產品的暢銷,2021年輝瑞銷售收入達到720.43億美元,2022年輝瑞公司的收入更是突破了千億美元,達到了1003億美元,創(chuàng)下了公司174年歷史上的最高紀錄。
其中COVID-19疫苗Comirnaty在2022年的銷售額為378億美元,新冠口服藥物Paxlovid在2022年的銷售額為189億美元,新冠相關產品收入合計567億美元。
但是,疫情很快發(fā)生了變化,2023年新冠產品的銷售額并沒有如輝瑞預計的那樣繼續(xù)暢銷。
2023年,Comirnaty和Paxlovid合計銷售額125億美元,遠低于輝瑞管理層預計的215億美元。而2024年,這兩款產品的繼續(xù)大幅下降,沒有實現輝瑞預期額增長。
或許是新冠疫情變化太快,輝瑞應對不足,導致營收大幅下降,2023年全年收入585億美元,同比下降41%。
資本市場上,輝瑞目前股價不到30美元,比2021年12月高點的近60美元,降低了50%,甚至略低于疫情前的水平。
質疑聲起
近日,Starboard準備了一份關于輝瑞的投資者峰會演示文稿,討論了輝瑞的市場表現、研發(fā)管線、以及并購投資等。
首先,他肯定了輝瑞在新冠疫情中做出的貢獻,但他認為,輝瑞的之后表現落后于同行和市場,包括研發(fā)管線不及預期、巨額并購沒有帶來預期的回報等。
在研發(fā)方面,輝瑞曾在2018年定下未來5年內推出15個“重磅炸 彈”的目標,然而回看這些管線,輝瑞遇到了不少挑戰(zhàn)。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
過去幾年,輝瑞除了在新冠產品上的成功,還推出了不少創(chuàng)新藥,例如:
但是,不達預期的項目也有很多。例如,Bavencio雖已獲得監(jiān)管機構批準上市,但距離“重磅炸 彈”門檻(10億美元)還尚遠。而且輝瑞在2023年3月終止了與默克的合作,并將相關權益轉交給默克。Cibinqo(JAK1)、Litfulo(JAK3)兩款自免新藥放量也較慢。
另外,C.Difficile疫苗、Rivipansel、Tanezumab等新藥未能順利獲批上市,而且其重磅乳腺癌藥Ibrance一項III期研究結果不佳。
而在熱門領域,Bourla將GLP-1項目視為潛在的100億美元產品。但由于安全性等問題,輝瑞終止了第二代小分子GLP-1R藥物lotiglipron(PF-07081532)的開發(fā)。Danuglipron(每日口服兩次)也因為副作用導致的高退出率。而后,輝瑞又推出了每日口服一次的改良版danuglipron,目前其用于治療型糖尿病和肥胖兩個適應癥均處于臨床Ⅰ期。另一款口服小分子GLP-RA藥物PF-06954522也還處于臨床Ⅰ期,進度落后于競爭對手。
在并購方面,輝瑞在新冠產品獲得充沛現金流后,其“巨額并購”的基因覺醒,斥資430億美元收購ADC公司Seagen。疫情以來,輝瑞用于并購的資金更是高達700億美元。
表1 輝瑞的部分巨額并購
數據來源:輝瑞官網以及公開信息整理
但是,這些并購沒能帶來預期中的回報。Seagen在2024年上半年,為輝瑞帶來了15.87億美元的收入。但這與輝瑞此前預測的“到2030年,Seagen系列產品有望貢獻超100億美元的年銷售額”還有不少距離。
另外,輝瑞在2022年以5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Global Blood Therapeutics,獲得了鐮狀細胞病藥物Oxbryta(voxelotor)。但近日,出于對患者最 佳利益考慮,輝瑞從全球市場撤回了這款藥物。
禍不單行,2022年輝瑞以5.25億美元收購ReViral,獲得的兩個RSV候選藥物Sisunatovir和RV-299(RSV N蛋白抑制劑)也相繼被輝瑞從管線中剔除。
轉折將至?
輝瑞無論是自研,還是外部引進的管線似乎都遇到了不小挑戰(zhàn)。而新冠疫情又變化太快,輝瑞新冠產品沒能給公司帶來預期的收入,針對輝瑞的質疑聲越來越多。
此時,Starboard value攜10億美元入股輝瑞,雖然其股票占輝瑞總市值不到1%,但其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說服其他股東加入自己的陣線,迫使管理層調整策略。
據悉,Starboard Value由杰夫·史密斯(Jeff Smith)創(chuàng)立,風格強勢,是華爾街最令人“畏懼”的激進投資機構之一。其通常的投資策略是,持有公司部分股權,力圖對公司管理層和董事會施壓,推動公司進行戰(zhàn)略調整、削減成本、推動并購和改革,以優(yōu)化運營效率,提升價值,為股東帶來更高回報。
這一次,Starboard Value問責輝瑞,指出導致其市值下跌的一系列原因,包括內部研發(fā)不順利、管線估值低、巨額并購回報有限、未能達到預期的業(yè)務目標等問題,并敦促輝瑞降本提效,調整策略。
實際上,輝瑞早已開始調整,2023年輝瑞宣布削減40億美元開支的計劃,今年5月又公布了一項新計劃,到2027年底再削減15億美元開支?;谶@兩項計劃,輝瑞在去年和今年都進行了多次裁員。
在人事上,輝瑞也頻繁調整,聘請了前諾華美國腫瘤業(yè)務的高級副總裁Tina Deignan擔任腫瘤學商業(yè)化負責人,以幫助公司實現到2030年銷售8種重磅藥物的目標。另外,輝瑞首席科學官兼研發(fā)總裁Mikael Dolsten博士也將離職,輝瑞正在尋找研發(fā)部門的下一任負責人。
無論是否受制于Starboard Value的壓力,輝瑞都已開始改變,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看到這家制藥巨頭的新面貌。
參考來源:
1.https://www.fiercepharma.com/pharma/starboard-wants-hold-pfizer-leadership-accountable-overpaid-ma-deals-poor-return-rd
2.https://www.pfizer.com/news/press-release/press-release-detail/tim-buckley-elected-pfizers-board-directors
3.輝瑞:2024 Active-Passive Investor Summit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5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