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5 14:32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摘要:論述了地下室外圍混凝土連續(xù)墻裂縫的成因與防治。
關鍵詞:地下室外圍;連續(xù)墻;裂縫成因;防治
1、裂縫情況
地下室外墻混凝土連續(xù)裂縫一般于混凝土澆筑完畢后3d左右開始出現,其形狀呈垂直狀,從墻頂至墻底,裂縫寬度在0.1mm~0.5mm內,裂縫一般沿墻均勻布置,特別是在墻柱,柱與墻相交處等部位出現。
2、裂縫產生的原因
2.1混凝土的泵送
混凝土施工一般均采用混凝土泵送技術,因混凝土需達到泵送要求,其坍落度一般要求在14cm左右,其同一強度的混凝土相對于傳統(tǒng)的半干硬性混凝土水泥摻量多,碎石粒小,水摻量多,這三大原因使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可能性大得多。
2.2鋼筋的布置
。1)鋼筋保護層大。因地下室特殊環(huán)境的要求,其外圍連續(xù)墻鋼筋外圍保護層要求大,一般為50mm左右,較厚的保護層使該部位混凝土收縮時不能獲得鋼筋的約束,形成裂縫,并可能進一步發(fā)展.
(2)部分設計配筋間距偏大。鋼筋間距越大,產生裂縫的可能性就越大。
2.3墻體伸縮縫過長
現行《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地下室鋼筋混凝土墻體設置伸縮縫的距離為30m,但因施工時伸縮縫不好處理,易造成其滲水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一般工程都不愿意留設或少留設伸縮縫,導致伸縮縫間距遠遠超過規(guī)范要求;炷劣不稍飼r其本身的收縮率為0.05%~0.06%,其收縮在長、寬、厚三個方向都產生,但長度方向的收縮量要比其他兩方向大得多,墻體長度越大,其累計收縮的量就越大,由此產生的相應力也越大,當墻體產生的力大于其強度時,在此部位產生裂縫。
2.4底板對墻體的約束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較墻體混凝土要早進行澆筑,其底板混凝土本身的收縮要早于墻體混凝土的收縮,當墻體混凝土收縮時,底板對此產生約束,從而使墻體產生相應力,底板產生壓應力。在兩側應力疊加下,當其超過混凝土抵抗強度時,便形成裂縫。
2.5柱對墻體混凝土的約束
與地下室外墻現澆墻連的柱,本身是墻體的一部分,但其鋼筋的配設要遠遠大于墻體的鋼筋,因而其鋼筋對混凝土產生收縮的約束要比墻體的約束大得多,從而加大了墻體自身收縮約束強度,相應提高了墻中的應力,因而該部位更容易出現裂縫。
2.6內外環(huán)境的影響
地下室外墻連續(xù)墻混凝土澆筑后,其內外兩側的環(huán)境完全不同,外側與大氣相連,其混凝土表面溫度易隨著大氣的變化而變化,墻體反復受到熱冷變化而內側已形成室內環(huán)境,變化較小,受二者環(huán)境差異的影響,使連續(xù)墻內外變化不一,且墻體越厚,差異越大,越易形成裂縫。
2.7混凝土養(yǎng)護不到位也是造成裂縫的一大原因
。1)未有效保持墻體混凝土表面溫度,一般墻體混凝土澆筑完第二天即將模板拆除,混凝土表面隨大氣溫度變化而變化,而混凝土內部因水化熱的釋放其溫度較高,二者的溫差將可能引起裂縫的產生。
。2)混凝土養(yǎng)護未到位,不能保證混凝土水化所需的正常水分,墻體屬于豎向結構,其水分保持加之其內側模板支撐的影響,養(yǎng)護更加困難。
3、裂縫的防范措施[1]
3.1合理的配筋
墻體的配筋盡量考慮到小而密,一般來說,墻體的水平和立筋均按100mm間距布置較為合理,其鋼筋截面大小根據計算而定,另外對于50mm厚的鋼筋保護層,有條件的可在其內加設一層細鐵絲網,這樣裂縫發(fā)生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
3.2合理安排施工段
盡量根據規(guī)范要求留設后澆帶,混凝土的收縮大部分集中在初期,如留設后澆帶,墻體兩邊可自由收縮,裂縫產生的可能性減少,混凝土大部分收縮完成后,再進行后澆帶封閉。另外施工時可采取跳段施工的方法進行混凝土澆筑,這樣可以避免后澆帶施工,建議每段施工20m左右。
3.3完善混凝土配合比
。1)優(yōu)先采用水化熱低的水泥。
。2)采用配好的硬質巖石、碎石。
。3)采用粗砂,含泥量少。
。4)摻入適當的粉煤灰和膨脹劑,都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熱,粉煤灰能加強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膨脹劑能補償混凝土的收縮。
。5)延長混凝土的初凝時間,防止混凝土水化熱初期集中出現,因混凝土初期強度低易出現裂縫,如將水化熱推遲出現和延期出現,會減少裂縫。
。6)在混凝土滿足泵送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混凝土坍落度。
3.4加強對薄弱部位的處理對墻體薄弱部位的地方,如留有大空洞,墻厚、墻高突變等,宜采用加設鋼筋或留設后澆帶等方法,避免在此形成應力集中部位,產生裂縫。
3.5改進施工方法
。1)盡量采用墻體與樓板混凝土分開澆筑,這樣一方面可減少初期樓板對墻體的約束作用,另一方面可使墻體內外環(huán)境相統(tǒng)一,且墻體內側養(yǎng)護易進行。
(2)墻體混凝土澆筑完后,樓板未澆筑完即拆模,利用模板的保溫作用,保持混凝土表面適當的溫度,防止混凝土內外溫差的出現,混凝土內部水化熱基本釋放,再拆除模板,在此之前,可將模板松動,保證養(yǎng)護用水進入混凝土表面,一般拆模時間為5d~6d。
3.6改善養(yǎng)護方法。
。1)地下室外圍連續(xù)墻外側養(yǎng)護掛塑料水管,在水管上鉆小孔,接通自來水形成水幕養(yǎng)護。
。2)內側可鋪掛保水性好的麻袋等物進行養(yǎng)護,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濕潤。
。3)加強混凝土前期養(yǎng)護,特別是前四天。
3.7減少混凝土連續(xù)墻外露時間在地下室外圍連續(xù)墻混凝土施工完畢后,盡量早點進行防水施工和基坑回填土,防止混凝土墻暴露在大自然中。
4、混凝土裂縫的處理地下室外圍連續(xù)墻混凝土的裂縫一般對結構安全不產生影響,但其易形成滲水通道,影響地下室的使用,故對其進行封閉處理,其處理方法如下:
。1)將外墻面沿裂縫兩邊剔成八字形槽,用環(huán)氧樹脂進行灌縫密縫。
。2)用防水材料相適應的裂縫處理材料將墻面壓實補平。
。3)裂縫處施工一道防水層,并加設無紡纖維布一道,縫兩邊各500mm寬。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