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質量師全真模擬多項選擇題(三)
多選題:
51、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編制檢測控制程序文件需要控制的項目有( )。
A、樣品質量控制B、技術文件控制C、設備質量控制D、環(huán)境條件控制E、原材料產品控制
標準答案:a,b,c,d
解析:應制定的程序文件一般包括:各類人員的質量責任制、檢測工作程序、樣品質量控制、技術文件控制、儀器設備質量控制、環(huán)境條件控制、外購檢驗用品質量控制、分包檢測的控制、記錄和報告、質量申訴處理等。
52、所謂關鍵的質量是( )。
A、關鍵的產品B、關鍵的零部件C、關鍵的控制點D、關鍵的質量特性
標準答案:b,d
解析:在編制檢驗計劃的“關鍵質量應優(yōu)先保證”原則中,對關鍵質量進行解釋,認為所謂關鍵的質量是指產品的關鍵組成部分(如關鍵的零、部件),關鍵的質量特性。對這些質量環(huán)節(jié),制定質量檢驗計劃時要優(yōu)先考慮和保證。
53、檢驗站是根據( )制定的生產過程中最小的檢驗實體。
A、生產工藝布置B、工藝流程圖C、檢驗流程設計D、工藝方案
標準答案:a,c
解析:檢驗站的定義:檢驗站是根據生產作業(yè)分布(工藝布置)及檢驗流程設計確定的作業(yè)過程中最小的檢驗實體。其作用是通過對產品的檢測,履行產品檢驗和監(jiān)督的職能,防止所轄區(qū)域不合格品流人下一作業(yè)過程或交付(銷售、使用)。
54、除質量特性外,檢驗指導書還可能要包括( )等內容。
A、嚴重性分級B、尺寸公差C、國家檢驗標準D、檢測頻率
標準答案:a,b,d
解析:檢驗指導書是具體規(guī)定檢驗操作要求的技術文件,又稱檢驗規(guī)程或檢驗卡片。編制檢驗指導書的主要要求如下:
。1)對該過程作業(yè)控制的所有質量特性(技術要求),應全部逐一列出,不可遺漏。此外,它還可能要包括不合格的嚴重性分級、尺寸公差、檢測順序、檢測頻率、樣本大小等有關內容。
。2)必須針對質量特性和不同精度等級的要求,合理選擇適用的測量工具或儀表,并在指導書中標明它們的型號、規(guī)格和編號,甚至說明其使用方法。
。3)當采用抽樣檢驗時,應正確選擇并說明抽樣方案;根據具體情況及不合格嚴重性分級確定可接受質量水平AQL值,正確選擇檢查水平,根據產品抽樣檢驗的目的、性質、特點選用適用的抽樣方案。
55、不合格品處理的形式有( )。
A、報廢B、檢驗C、糾正D、讓步
標準答案:a,c,d
解析:根據GB/T19000——2000版的規(guī)定,對不合格品的處置有三種方式:
、偌m正——“為消除已發(fā)現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逼渲兄饕ǎ
(a)返工——“為使不合格產品符合要求而對其所采取的措施”;
(b)降級——“為使不合格產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對其等級的改變”;
(c)返修——“為使不合格產品滿足預期用途而對其所采取的措施”。
②報廢——“為避免不合格產品原有的預期用途而對其采取的措施”。不合格品經確認無法返工和讓步接收,或雖可返工但返工費用過大、不經濟的均按廢品處理。對有形產品而言,可以回收、銷毀。
③讓步——“對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規(guī)定要求的產品的許可”。
56、根據其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國際上趨向于將計量分為( )。
A、科學計量B、實用計量C、工業(yè)計量D、法制計量
標準答案:a,c,d
解析:根據其作用與地位,計量可分為科學計量、工程計量和法制計量三類,分別代表計量的基礎性、應用性和公益性三個方面。
。1)科學計量是指基礎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計量科學研究,它通常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來準確定義和實現計量單位,并為最新的科技發(fā)展提供可靠的測量基礎。
。2)工程計量,又稱工業(yè)計量,是指各種工程、工業(yè)、企業(yè)中的實用計量。隨著產品技術含量提高和復雜性的增大,為保證經濟貿易全球化所必需的一致性和互換性,它己成為生產過程控制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
。3)法制計量是指由政府或授權機構根據法制、技術和行政的需要進行強制管理的一種社會公用事業(yè),其目的主要是保證與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yī)療衛(wèi)生、環(huán)境監(jiān)測、資源控制、社會管理等有關
57、我國規(guī)定,用于( )方面的工作測量儀器屬于國家強制檢定的管理范圍。
A、貿易結算B、科學研究C、安全防護D、醫(yī)療衛(wèi)生E、環(huán)境監(jiān)測
標準答案:a,c,d,e
解析:強制檢定是指由政府計量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或授權的計量檢定機構,對某些測量儀器實行的一種定點定期的檢定。我國規(guī)定,用于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yī)療衛(wèi)生、環(huán)境監(jiān)測四個方面且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明細目錄》的工作計量器具,屬于國家強制檢定的管理范圍。此外,我國對社會公用計量標準,以及部門和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的各項最高計量標準,也實行強制檢定。
58、測量儀器控制包括( )。
A、校準B、檢定C、型式批準D、檢驗
標準答案:b,c,d
解析:確定測量儀器的特性,并簽發(fā)關于其法定地位的官方文件,稱為測量儀器控制。這種控制可包括對測量儀器的下列運作中的一項、兩項或三項:
——型式批準;
——檢定;
——檢驗。
這些工作的目的是要確定測量儀器的特性是否符合相關技術法規(guī)中規(guī)定的要求。型式批準是由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做出的承認測量儀器的型式符合法定要求的決定。所謂型式,是指某一種測量儀器的樣機及(或)它的技術文件(例如:圖紙、設計資料等),實質上就是該種測量儀器的結構、技術條件和所表現出來的性能。
檢定是查明和確認測量儀器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檢查、加標記和(或)出具檢定證書。檢驗是對使用中測量儀器進行監(jiān)督的重要手段,其內容包括檢查測量儀器的檢定標記或檢定證書是否有效、保護標記是否損壞、檢定后測量儀器是否遭到明顯改動,以及其誤差是否超過使用中最大允許誤差等。
59、任一誤差均勻可分解為( )的代數和。
A、系統(tǒng)誤差B、絕對誤差C、隨機誤差D、殘差
標準答案:a,c
解析:測量結果減去被測量的真值所得的差,稱為測量誤差,簡稱誤差。
誤差=測量結果-真值=(測量結果-總體均值)+(總體均值-真值)
=隨機誤差+系統(tǒng)誤差
60、測量的重復性條件包括( )。
A、相同測量程序B、相同測量人員C、相同測量儀器D、相同測量環(huán)境E、短時間內重復F、短距離內操作
標準答案:a,b,c,d,e
解析:在相同測量條件下,對同一被測量進行連續(xù)多次測量所得結果之間的一致性,稱為測量結果的重復性。這些條件稱為重復性條件,包括:(1)相同的測量程序;(2)相同的觀測者;(3)在相同的條件下使用相同的測量儀器;(4)相同的地點;(5)在短時間內重復測量。
61、測量不確定度的來源包括( )。
A、對被測量的定義不完整B、對模擬儀器讀數的人為偏差C、測量儀器的分辨力不夠D、測量設備不理想使測量存在誤差
標準答案:a,b,c
解析:測量過程中有許多引起測量不確定度的來源,它們可能來自以下十個方面:(1)對被測量的定義不完整或不完善;(2)實現被測量定義的方法不理想;(3)取樣的代表性不夠,即被測量的樣本不能代表所定義的被測量;(4)對被測量過程受環(huán)境影響的認識不周全,或對環(huán)境條件的測量與控制不完善。(5)對模擬儀器的讀數存在人為偏差(偏移);(6)測量儀器的分辨力或鑒別力不夠;(7)賦予測量標準和標準物質的值不準;(8)用于數據計算的常量和其他參量不準;(9)測量方法和測量程序的近似性和假定性;(10)在表面上看來完全相同的條件下,被測量重復觀測值的變化。
62、計量確認過程的兩個輸入為( )。
A、顧客計量要求B、測量數據的統(tǒng)計特性C、測量環(huán)境條件D、測量設備特性
標準答案:a,d
解析:計量確認過程有兩個輸入,即顧客計量要求和測量設備特性;而確認過程的惟一輸出,則是測量設備的確認狀態(tài),即測量設備是否滿足顧客的計量要求。
63、管理評審的輸入應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
A、審核結果B、顧客反饋C、糾正和預防措施狀況D、改進的決定
標準答案:a,b,c
解析:管理評審過程的輸入應包括以下信息:
(1)審核結果;
。2)顧客反饋;
(3)過程的業(yè)績和產品的符合性;
(4)預防和糾正措施的狀況;
(5)以往管理評審的跟蹤措施;
(6)可能影響質量管理體系的變更;
(7)改進的建議。
改進的決定是管理評審的輸出。
64、質量成本是指( )。
A、生產成本B、確保和保證滿意的質量而導致的費用C、原材料成本D、沒有獲得滿意的質量而導致的有形和無形的損失
標準答案:b,d
解析:質量成本的基本概念:質量成本是指為確保和保證滿意的質量而導致的費用以及沒有獲得滿意的質量而導致的有形或無形的損失。
65、國家標準編號由( )構成。
A、國家標準的代號B、國家標準發(fā)布的順序號C、國家標準發(fā)布的年號D、國家標準的分類號
標準答案:a,b,c
解析:國家標準的編號由國家標準的代號“GB”(“GB/T”)、國家標準發(fā)布的順序號和國家標準發(fā)布的年號三部分構成。
66、銷售者的產品質量義務包括( )。
A、保證產品內在的質量B、保證銷售產品的標識符合法律規(guī)定要求C、保持產品原有質量D、嚴格執(zhí)行進貨檢驗收制度E、嚴禁銷售假冒偽劣產品
標準答案:b,c,d,e
解析:銷售者的產品質量義務包括四方面:嚴格執(zhí)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保持產品原有質量,保證銷售產品的標識符合法律規(guī)定要求,嚴禁銷售假冒偽劣產品。
67、在樣件試制階段,對供應商產品質量問題的解決方法一般有( )。
A、督促供應商改進B、與供應商進行技術妥協(xié)C、先接受再看批量產品質量D、更換供應商
標準答案:a,b,d
解析:在樣件試制階段,對產品質量問題的解決方法一般有:改進、妥協(xié)、更換供應商。
68、按ISO9001:2000標準要求,質量管理體系應包括( )等文件。
A、形成文件的質量方針與質量目標B、質量手冊C、標準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D、質量計劃E、標準所要求的記錄
標準答案:a,b,c,e
解析: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至少應包括:
(1)形成文件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2)質量手冊;
。3)標準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4)組織為確保其過程的有效策劃、運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
(5)標準所要求的記錄。
69、以下屬于卓越績效評價準則七大類目的是( )。
A、領導B、戰(zhàn)略C、顧客與市場D、產品與服務
標準答案:a,b,c
解析:7個類目:領導、戰(zhàn)略、顧客與市場、資源、過程管理、測量、分析與改進、經營結果。
70、卓越績效評價準則為組織追求卓越績效規(guī)定了自我評價的準則,也可用于( )的評價。
A、符合性B、成熟度C、質量獎D、產品質量
標準答案:b,c
解析:卓越績效評價準則是質量獎評審的依據,是國家質量獎勵制度的技術文件。
適用于追求卓越績效的各類組織,為組織追求卓越績效規(guī)定了自我評價的準則,也可用于質量獎的評價
匹配題:
71、某企業(yè)對2003年度質量成本進行統(tǒng)計,其中質量策劃費用10萬,顧客調查費用10萬,質量培訓費用20萬,設備維護費用10萬,外購材料檢驗費用20萬,質量審核費用10萬,顧客滿意度調查費用10萬,產品發(fā)貨前審查和檢驗費用10萬,返工和返修費用40萬,內外部審核糾正費用5萬,顧客投訴返工返修檢驗費用15萬,產品售后服務和保修費用65萬,顧客退貨損失50萬。
。1)該企業(yè)的預防成本為( )。
A、40萬B、50萬C、55萬D、65萬
。2)該企業(yè)的鑒定成本為( )。
A、40萬B、50萬C、55萬D、65萬3)該企業(yè)的符合性成本為( )。
A、85萬B、90萬C、95萬D、100萬
。4)該企業(yè)的非符合性成本為( )。
A、155萬B、165萬C、175萬D、195萬
1、請選擇:ABCD2、請選擇:ABCD3、請選擇:ABCD4、請選擇:ABCD
標準答案:B,B,D,C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